【科研展台】破解方言蕴含的文化密码
发布人:kyzx  发布时间:2018-12-29   浏览次数:298

“我们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我们所做的语言文字研究工作应放到中华文化的层面考虑其重要性。201411月,副校长柯美录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递交到文学院院长盛银花手中,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应运而生4年来,研究中心不负重托,遵照《纲要》指示,一直致力于国家语言文字研究,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让方言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语言文化并行研究

源于兴趣,盛银花自1995起,便从自己的家乡话安陆方言入手,开展细致的方言文化研究,2007出版的专著《安陆方言研究》从地理划分、语法发音、民俗文化等不同方向对家乡安陆方言作了全方位的介绍,广受业界人士的肯定。

“方言研究其实大有可为。”盛银花热衷方言研究,也鼓励文学院教师参与其中。40余名专职研究员和10余名兼职研究员立足语言学、新闻学等学科,围绕语言和文化两大研究方向,潜心科研。

文学院青年教师高娟在盛银花的影响下,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转型到方言研究,于20156月申请“荆门方言语法研究”课题,历时两年半,聚焦荆门方言的常用否定词、特色鲜明的词缀“子”等方面展开研究,探寻家乡方言的幽默与雅致。

像高娟等教师从事的语言研究侧重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而方言文化传播研究侧重区域文化和地方民俗孙向博士从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追根溯源,参与合著《汉剧史论稿》,该著作也是我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个汉剧课题的结项成果。

同时,方言文化传播研究也吸引诸多校内教师参与。体育学院曹秀玲博士聚焦于土家族摆手舞,研究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传承;艺术学院欧阳亮博士发表论文《刍议湖北大鼓中的二胡伴奏艺术》……其他学院教师的加入拓展了方言文化研究领域,丰富了其研究成果。

此外,中心研究员还致力于编撰、校注古籍。李汉桥博士主编《<三邑治略>整理校注》,为此奔赴河南省商城县,探访文献作者熊宾的故里,实地考察“三邑”(利川、天门、宜昌),以更清晰地呈现清末民初湖北地区乃至整个清政府的社会、政治与法律文化,发挥《三邑治略》的史料价值。

社会服务亮点频现

研究中心在完成基本建设工作的同时,每年都力求创新,建设一个亮点。2015年,李汉桥前往利川市文化体育局挂职锻炼,在当地考察调研后,感叹其文化资源丰富,向研究中心报备,拟在利川建立“鄂西南民族文化研究所”。

经过紧锣密鼓的申请,研究所成功建立。盛银花在研究所成立大会上表示,利川是文化资源富矿区,研究中心将以此处为研究基地,构建鄂西南武陵山区的文化、科技和产业经济的科研机构,并以此推动省属高校同利川市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3年来,中心研究员调研利川民宿旅游产业,助力利川市非遗传承馆创新发展,为当地文化事业出谋划策。

在利川当地,李汉桥参与策划《龙船调》杂志、修定《民族文化常识读本》教材、科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读者在诗词散文、书法美术、精美摄影作品中感受利川自然景观、人文风情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杨晓华家住利川,作为《龙船调》的忠实读者,她模仿杂志内容撰写文章《利川柏杨豆干》,介绍家乡美食。

2016年,文学院力推科研服务社会,研究中心组建教授博士服务团,利用暑假时间走进三峡地区,寻访当阳古遗址、考察“嫘祖故里”、重走五峰明清“古茶道”,紧密关注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芙蓉作为文化传播研究的带头人,结合多次调研经验,集结成“互联网+”文化传播与区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系列论文,于2018年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系所共建塑造人才

“泥巴高头滴青苔在水底哈板沙,在剑桥滴水底哈我恨不得奏一棵小草……”“冒做个声我就车了,跟我冒打个招呼就跑……”《现代汉语》课上,盛银花通过创新课堂形式,让学生用方言演绎《再别康桥》,来体味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和联系,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

研究中心注重系所共建,三个研究所与院系或教研室联合,教师在潜心科研之余,将方言文化带进课堂,让科研、教学及学科建设协力互助。其中,《汉语与中国文化》课程囊括了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文化,带领学生从汉字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并成功获批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

在浓厚的氛围影响中,学生也渐渐参与方言研究。自2011级学生起,方言文化相关主题的本科毕业论文不断涌现。2015年,《恩施方言特殊形容词重叠浅析》《河南漯河饮食方言词汇研究》《方言类电视节目传播生命力探析》等21篇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答辩。今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8毕业生陈晴羽撰写论文《襄阳地名解析》,综合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多个领域知识,论文中特别探讨了与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地名,揭示特定地名的文化内涵。

方言,是文明的密码,是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盛银花表示,研究方言文化不仅是抢救珍稀方言的途径,更是促进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将始终为文学院教师提供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学校凝聚竞争力量,力争成为地方性、资源性、学术性的前沿基地,最终推动湖北地方文化建设。


 

版权所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邮编:430205    鄂ICP备05003309号